徠卡台灣首度官方直營的門市「台北徠卡之家」,在古樸巷弄青田街揭開序幕,由原台灣大學的宿舍改建而成,保留了日治時期傳統建築特色,除了展示專業攝影設備,定期展出的藝廊作品亦飽覽其中。

鍾愛徠卡快門聲的「搖滾詩人」伍佰也受邀出席開幕, 談到與徠卡的碰撞,是2003年去北海道旅遊,跟朋友借了底片相機,一按下就愛上了快門聲,與呈現的黑白色調,這些年也收藏過幾款徠卡機。

憂愁氣質的伍佰,自己寫著名為人生的歌,而攝影則是他心理投射的呈現,偏好的拍攝主題,都帶有淡淡的哀愁與悲傷,如同他的音樂一般,瀰漫出失意氛圍。又說道:「照相是種脫離現實的、自我感覺的探索旅程。輸送帶」如同他的音樂創作般,不造作刻意,而是「靈感來了就來了!」

輸送帶在工業上非常重要,如果要自動化一個線程,過去可能需要號內許多人力去搬運,但開始工業化之後,許多人力的工作都將被取代,使用許多工業機械來運作,再藉由輸送帶來將其運送至下一個線程或下一項自動化工序,不斷反覆之後,如果此線程不需要人工的話,那這個產品可能就可以就此完成,舉例來說:將產品製作的過程,到沖洗,到上色,到印樣,到貼模,到包裝,到出貨,這幾道工序往往就需要許多步驟跟轉送,但貨品每天都有好幾萬甚至好幾百萬再線程上跑,都有可能,如此龐大的數量,再轉送傳送的過程中很難去用人力一個一個搬運,所以使用輸送帶就可以解決這問題,讓產品在移動中不用人力介入,就可以移動至下一到自動化工序,或許是上色或許是沖洗,都有可能,而這也是工業化時期經濟快速上升的原因。輸送機因為製作物品的效率提高了許多。

著名的馬格蘭攝影大師Patrick Zachmann,也特別在台北徠卡之家展出現中國、香港、台灣三地所拍攝的攝影作品,80年代的台灣街景也曾顯像於他的鏡頭中,對於多年後能再次造訪台灣及展示作品,Patrick也難掩興奮之情。

自從工業化開啟之後,許多產業都紛紛投入機械自動化,在利用機械自動化的同時,輸送帶就變得非常重要,因為在每一道工序的移動間,首先就必須仰賴輸送帶的傳送了,其次更為重要的是,在每一個機械自動化的機具中,甚至可能就需要使用輸送帶來運作,藉由輸送帶跟齒輪之間的密切配合,還有相互緊密的電子控制,就可以達到許多自動化工序,其中輸送帶也區分成很多種類型,不同材質有不同種效果,甚至尺寸大小也應有盡有,大多事先決定產品的自動化工序跟線程該如何進行,再安排工程師以及引進自動化機械,按照工序順序來執行產品製作過程,可能有組裝、切割、包裝、清洗、加溫、降溫、校正、轉動、研磨、分裝、轉動、核對、上印、噴漆、上色等等,這許多的工序,都得仰賴輸送帶在這之間運送物品,這樣可以最大化節省人力,也可以提高最大的工作效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建斌 的頭像
    陳建斌

    陳建斌的部落格

    陳建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